鈑金加工工藝流程及方法(上)發表時間:2021-11-27 10:48 1.鈑金加工方法: (1)非模具加工:利用多臺沖壓機、激光切割機、剪切機、折疊機、鉚接機等設備加工鈑金的過程,一般用于制樣或小批量生產,成本較高。 (2)模具加工:鈑金采用固定模加工,一般包括落料模和成型模,主要用于大批量生產,成本較低。 2.鈑金加工流程 下料:沖孔、激光切割、剪板。 成形-彎曲、拉伸和沖壓:折彎機、沖壓機等。 其他加工:鉚接、攻絲等 焊接 鈑金連接方式 表面處理:噴粉、電鍍、拉絲、絲網印刷等。 2鈑金加工技術介紹 1、鈑金加工技術——下料 板料的沖裁方法主要有數值沖孔、激光切割、剪板、模具沖裁等。數控沖孔是目前常用的方法,打樣階段多采用激光切割,加工成本高,大批量加工多采用模具沖裁。 接下來,我們主要介紹用幾個沖頭沖裁金屬板料。 數字沖孔,又稱轉塔沖孔,可用于落料、沖孔、拉孔、壓棒等。其加工精度可達±0.1毫米,可沖壓加工的板材厚度如下: 冷軋鋼板和熱軋鋼板≤3.0毫米 鋁板≤4.0毫米 不銹鋼板≤2.0毫米 (1)沖孔有最小尺寸要求。沖孔的最小尺寸與孔的形狀、材料力學性能和材料厚度有關。 (2)幾個沖頭的孔距和孔邊。零件的沖壓邊緣和孔的形狀之間的最小距離根據零件和孔的形狀而受到限制。當沖孔邊不平行于零件的形狀邊時,最小距離不應小于材料厚度T;平行,不應小于1.5t (3)拉伸孔時,拉伸孔與邊的最小距離為3T,兩個拉伸孔的最小距離為6T,拉伸孔與彎曲邊(內側)的最小安全距離為3T+R(T為鈑金厚度,R為彎曲圓角) (4)沖壓拉伸彎曲件和拉深件時,孔壁與直壁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2.金屬板加工技術-成形 金屬板的成形主要是金屬板的彎曲和拉伸。 (1)鈑金彎曲 ①彎曲加工順序的基本原則:由內向外彎曲,由小到大彎曲,先彎曲特殊形狀,再彎曲一般形狀,在前道工序成型后不會影響或干擾后續工序。 ②彎曲件的最小彎曲半徑: 當材料彎曲時,外層被拉伸,內層在圓角區域被壓縮。當材料厚度不變時,內部R越小,材料的拉伸和壓縮越嚴重。當外圓角的拉伸應力超過材料的極限強度時,會出現裂紋和斷裂。因此,彎曲件的結構設計應避免彎曲圓角半徑過小。 (2)金屬板拉伸 鈑金件的拉伸主要是通過幾個沖頭或普通沖頭完成的,需要各種拉伸沖頭或模具。拉片的形狀要盡量簡單對稱,盡量拉伸一次。需要拉伸幾次的零件在拉伸過程中應該允許表面有可能的痕跡。在保證裝配要求的前提下,應允許拉伸側壁有一定的傾斜度。 (3)金屬板的其他成形: (1)加強筋——在板狀金屬件上壓筋有助于增加結構剛度。 ②百葉窗——百葉窗通常用于各種外殼或圍護結構的通風散熱。 (3)孔翻邊(拉伸孔)——用于加工螺紋或提高空氣界面的剛性。 下一篇鈑金成型的方法
|